力學(xué)試驗常見術(shù)語(一)
1 力( Force)
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
2 萬有引力(Universal gravitation)
任何兩個物體之間存在的相互吸引的力。該力的方向沿兩物體的連線方向,大小與兩物體質(zhì)量的乘積成正比,與兩物體之間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3 重力(gravity)
地球?qū)ξ矬w的引力與該物體隨地球自轉(zhuǎn)引起的離心力的合力。
4 彈性力(elastica)
兩個物體直接接觸發(fā)生彈性變形時,變形物體力圖恢復(fù)原有形狀及尺寸,彼此之間產(chǎn)生的作用力。
5 重力加速度(gravity acceleration)
地球表面附近的物體在重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加速度。
6 牛頓(Newton)
我國法定計量單位中力的單位。符號為N,用SI 基本單位給出的表示式為m.kg.s-2。1N 是使質(zhì)量為1kg 的物體在力的作用方向上產(chǎn)生1m/s2 加速度的力值。
注:1kgf=9.80665N 1tf=9806.65N 1dyn=10-5N
7 力標準機(force standard machine)
產(chǎn)生標準力值的,用于檢定/校準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符合國家計量法規(guī)的機器。
注:力標準機通常有四種類型:靜重式、杠桿式、液壓式和疊加式(包括力比較機)。
8 力基準機(primary force standard machine)
國務(wù)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zé)建立的,用作復(fù)現(xiàn)和保存力值單位的,統(tǒng)一全國力值最高依據(jù)的力標準機。
9 力校準機(force calibration machine)
除力基準機以外的其它全部力標準機。
10 靜重式力標準機(deadweight force standard machine -DWM)
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負荷,通過適當?shù)臋C構(gòu)按預(yù)定順序自動平穩(wěn)地把負荷直接地施加到被檢/校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的力標準機。
11 杠桿式力標準機(lever-amplification force standard machine -LM)
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負荷,經(jīng)過一定的杠桿機構(gòu)放大后按預(yù)定順序自動平穩(wěn)地把負荷加到被檢/校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的力標準機。
12 液壓式力標準機(hydraulic-amplification force standard machine-HM)
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負荷,經(jīng)過一定的兩組油缸活塞的組合油路系統(tǒng)放大后,按預(yù)定順序把負荷自動平穩(wěn)地加到被檢/校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的力標準機。
13 疊加式力標準機(build-up force standard machine-BM)
用一組比被檢定/校準的測力儀準確度高的標準測力儀作為參考標準,與被檢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串聯(lián),以液壓或機械方式施加負荷的力標準機。
14 力比較機(force comparator-FC)
用一個比被檢定/校準的測力儀準確度高的標準測力儀作為參考標準,與被檢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串聯(lián),以液壓或機械方式施加負荷的力標準機。
14 扭矩標準機(standard torquer)
產(chǎn)生標準扭矩的,用于檢定/校準扭矩儀(或扭矩板子,扭矩改錐)的,符合國家計量法規(guī)的機器。
15 扭矩基準機(primary standard torquer)
國務(wù)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zé)建立的,用作復(fù)現(xiàn)和保存扭矩單位的,統(tǒng)一全國扭矩值最高依
據(jù)的扭矩標準機。
16 扭矩校準機(torque calibration machine)
除扭矩基準機以外的其它全部扭矩標準機。
17 靜重式扭矩標準機(deadweight torque standard machine -DTM)
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負荷,通過力臂杠桿的作用產(chǎn)生標準力矩,借助適當?shù)臋C構(gòu)按預(yù)定順序自動、平穩(wěn)、準確地把作用力矩和平衡力矩施加到被檢/校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扭矩扳子、扭矩改錐)上的扭矩標準機。
18 杠桿式扭矩標準機(lever-amplification torque standard machine -LTM)
以砝碼的重力作為標準負荷,經(jīng)過一定的杠桿機構(gòu)放大后,再通過力臂杠桿的作用產(chǎn)生標準力矩,借助適當?shù)臋C構(gòu)按預(yù)定順序自動、平穩(wěn)、準確地把作用力矩和平衡力矩施加到被檢/校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扭矩扳子、扭矩改錐)上的扭矩標準機。
19 串接式扭矩標準機(serial-connection torquer -SCT)
用一個比被檢定/校準的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扭矩扳子、扭矩改錐)準確度高的標準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作為參考標準,與被檢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扭矩扳子、扭矩改錐)串聯(lián),以手動、或機械、或液壓方式施加扭矩的扭矩標準機。
20 測力式扭矩標準機(torquer by mean of measuring force-TMF)
施加到被檢定/校準的扭矩儀(或扭矩傳感器)的扭矩值由其力矩杠桿的力臂長度與測力傳感器測出的力值等因素確定的扭矩機。
21 扭矩校準杠桿(torque-calibration lever)
由力矩杠桿和標準砝碼組成的,用于校準串接式扭矩標準機的便攜式裝置。該裝置的實質(zhì)是可攜帶的靜重式扭矩標準機。
22 擺錘式?jīng)_擊標準機(pendulum impact standard machine)
產(chǎn)生標準沖擊能的,用于定度標準沖擊塊的符合國家計量法規(guī)的擺錘式?jīng)_擊機。
23 擺錘式?jīng)_擊基準機(pendulum impact primary standard machine)
國務(wù)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zé)建立的,用作統(tǒng)一全國擺錘式?jīng)_擊機的沖擊能值的最高依據(jù)的擺錘式?jīng)_擊標準機。
24 力值不確定度(force uncertainty)
在力基(標/校)準機或材料試驗機中,由于各種可能的物理因素、結(jié)構(gòu)及安裝等因素的影響,導(dǎo)致其產(chǎn)生的對力值不能肯定的程度。
注:(1)靜重式力標準機的力值不確定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砝碼質(zhì)量、重力加速度、砝碼材料密度和空氣密度等。
(2)杠桿式力標準機或液壓式力標準機的力值不確定度的主要影響因素除(1)中四個因素外,還有放大比等因素。
(3)疊加式力標準機或力比較機的力值不確定度的主要影響因素是參考標準的力值測量不確定度、長穩(wěn)定度和溫度影響等。
25 力值重復(fù)性(force repeatability)
在力基(標)準機或材料試驗機中,在實際相同的測量條件下(如用同一方法,同一觀測者,用同一臺測力儀,在很短時間間隔內(nèi)),對所產(chǎn)生的力值進行連續(xù)多次測量時,其測量結(jié)果間的一致程度。
注:力值重復(fù)性通常用標準不確定度的A 類評估方法進行估計算(為了方便,有時也用測量結(jié)果最大與最小值間的差值—極差表示,又稱為“力值變動性”或“示值變動性”)。所用測力儀的重復(fù)性應(yīng)優(yōu)于機器的力值重復(fù)性。
26 力值示偏差(force indication deviation)
在用標準測力儀檢定/校準力標準機或材料試驗機時,由被檢定/校準的力標準機或材料試驗機得到的標準測力儀輸出值與由上級標準機或基準機測出的標準測力儀輸出值之間的絕對或相對差值。
27 力值范圍(force range)
在允許的誤差限內(nèi),力基(標)準機、材料試驗機的力值使用范圍。
注:力值范圍的最高值與最低值又分別稱為“最大力值”(或“上限值”)和“最小力值”(或“下限值”)。
28 力級(force step)
在力基(標)準機中,所產(chǎn)生的兩個相鄰負荷(包括零負荷)之間的差值。
注:力級的最小值,稱為最小力級。
29 靈敏閾(sensitivity threshold)
能引起力基(標)準機(靜重式除外)、材料試驗機和各種測力儀的示值發(fā)生可察覺的變化的最小力值。又稱靈敏限。
30 寄生分量(parasitic components)
在力基(標)準機(或材料試驗機)對測力儀(或試件)施加軸向負荷時,由于機器的結(jié)構(gòu)缺陷(如不對稱)和不正常工作狀態(tài),測力儀(或試件)的安裝位置的偏心與傾斜以及機器和測力儀(或試件)之間的交互作用等原因引起的附加側(cè)向力和力矩。
31 旋轉(zhuǎn)效應(yīng)(rotation effect)
在用力基(標)準機對測力儀進行檢定/校準時,在寄生分量作用下,由于測力儀本身的不對稱結(jié)構(gòu)(包括機械與電性能)導(dǎo)致不同方位上其示值發(fā)生變化的現(xiàn)象。又稱方位影響, 或寄生效應(yīng)(parasitic effect) 。
32 重疊效應(yīng)(overlapping effect)
用兩臺或兩臺以上的不同量程的測力儀對力標(基)準機進行檢定/校準或比對時,各臺測力儀在相同負荷點上得到的力值偏差的不一致現(xiàn)象。
33 力值直線度(linearity of force)在被比對或檢定/校準的力標(基)準機的測量范圍內(nèi),各被測負荷點的力值示值相對偏差隨負荷的變化程度。
34 附加滯后(additional hysteresis)在用一臺測力儀對一臺標(基)準機進行比對或檢定/校準時,在該機器上測出的測力儀各負荷點的滯后與原檢定時獲得的各相應(yīng)點滯后之偏差的最大絕對值。
35 遞增負荷(increasing force)按遞增順序施加的負荷,又稱進程負荷。
36 遞減負荷(decreasing force)按遞減順序施加的負荷,又稱回程負荷。
37 逆負荷現(xiàn)象(counter-force phenomenon)在施加遞增負荷(或遞減負荷)過程中出現(xiàn)負荷減少(或增加)的現(xiàn)象。
38 加荷時間(period for loading)將給定力級加到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所需的時間。注:該時間的起點一般取測力儀的讀數(shù)值開始上升一瞬間,其終點一般取讀數(shù)值基本不變那一時刻。
39 加荷速率(loading rate)給定力級與加荷時間之比。
40 卸荷時間(period for unloading)將給定力級從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卸除所需的時間。注:該時間的起點一般取測力儀的讀數(shù)值開始下降一瞬間,其終點一般取讀數(shù)值基本不變那一時刻。
41 卸荷速率(unloading rate)給定力級與卸荷時間之比。
42 砝碼(weight)產(chǎn)生基(標)準力值的質(zhì)量塊。
43 機架(fixed framework)支承機器主要部分的機械結(jié)構(gòu)。
44 負荷機架(loading frame)在靜重式力基(標)準機中,產(chǎn)生第一級負荷的整個結(jié)構(gòu)。注:1.在帶有初始平衡機構(gòu)的機器中,指其向下作用力被平衡砝碼平衡掉的那部分結(jié)構(gòu)。2.在杠桿式和液壓式力基(標)準機中,指直接加荷部分中產(chǎn)生第一級負荷的整個結(jié)構(gòu)。
45 壓力試臺(Platform for loading)在力基(標)準機中,支承被檢/校的壓向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機構(gòu)。
46 提升架(lifting frame)攜帶砝碼上升與下降的機構(gòu)。
47 加荷橫梁(beam for loading)在靜重式力基(標)準機中與被檢/校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直接接觸的負荷機架的上部結(jié)構(gòu)。
48 壓縮空間(room for compression device)用于放置壓向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空間。注:通常指在該空間內(nèi)能夠放置的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最大三維尺寸。
49 拉伸空間(room for tension device)用于安裝拉向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空間。注:通常指在該空間內(nèi)能夠安裝的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的最大三維尺寸。
50 反向器(reverser)
使施加到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的負荷反向的裝置。
51 杠桿(lever)
在杠桿式力標準機中,將砝碼的重力加以放大的機構(gòu)。
52 支點刀(supporting-knife)
支承杠桿上下擺動的刀子。
53 重點刀(weight-knife)
將砝碼的重力(或前一級杠桿作用的力值)傳到本級杠桿的刀子。
54 力點刀(force-knife)
將杠桿放大后的負荷傳遞到被檢測力儀上(或下一級杠桿)的刀子。
54 杠桿有效長度(effective length of lever)
杠桿的三把刀刃之間的最大距離。
55 杠桿比(Lever amplification-ratio)
重點刀刃到支點刀刃的平均距離與力點刀刃到支點刀刃的平均距離之比。
注:在復(fù)杠桿機中,還有“總杠桿比”—全部杠桿的杠桿比之積。
56 直接加荷部分(directly loading unit)
在杠桿式或液壓式力基(標)準機中,產(chǎn)生靜重負荷的整個機構(gòu)。又稱靜重部分。
57 負荷放大部分(main unit)
在杠桿式或液壓式力基(標)準機中,將靜重負荷加以放大并施加到被檢測力儀上的整個機構(gòu)。
注:對杠桿式力基(標)準機,通常將杠桿作為獨立部分,與此并列。
58 比例活塞(proportional piston)
在液壓式力基(標)準機的直接加荷部分中,承受砝碼產(chǎn)生的靜重負荷的活塞。又稱小活塞。
59 比例油缸(proportional cylinder)
與比例活塞相配的油缸。又稱小油缸。
60 加荷活塞(loading piston)
在液壓式力基(標)準機的負荷放大部分中,將放大后的靜重負荷施加到測力儀(或稱重傳感器)上的活塞。又稱大活塞。
61 加荷油缸(loading cylinder)
與加荷活塞相配的油缸。又稱大油缸。
62 放大比(Amplification ratio)
加荷活塞的有效面積與比例活塞的有效面積之比。
63 活塞有效面積(effective cross-area of piston)
活塞外圓橫截面面積與油缸內(nèi)圓橫截面面積的平均值。
64 油缸轉(zhuǎn)速(turn-speed of cylinder)
油缸單位時間內(nèi)繞活塞的轉(zhuǎn)動圈數(shù)。
65 油缸旋轉(zhuǎn)線速度(speed of cylinder)
油缸轉(zhuǎn)速與其內(nèi)圓周長之積。
66 導(dǎo)向活塞(guide-piston)
油缸中與機器無相對運動的,起油缸轉(zhuǎn)動軸作用的活塞。又稱定塞。
67 最大壓力(maximum pressure)
在液壓式力基(標)準機中,在機器產(chǎn)生最大力值時作用在加荷活塞(或比例活塞)
端部上的油壓。
68 負荷轉(zhuǎn)換活塞(piston for load relieving & pressure transmitting)
在靜重式力基(標)準機中,用于防止在砝碼交換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逆負荷現(xiàn)象的活塞。
69 負荷轉(zhuǎn)換油缸(cylinder for load relieving & pressure transmitting)
與負荷轉(zhuǎn)換活塞相配的油缸。
70 同軸度(coaxality)
力基(標)準機或試驗機上下夾頭之間的幾何中心線與加荷軸線的偏離程度。
注:根據(jù)測量方法的不同,同軸度分為幾何同軸度和受力同軸度兩種。
71 幾何同軸度(geometric coaxality)
利用標準棒或試樣,百分表和水平儀等測量工具在不受力狀態(tài)下用幾何方法測出的同軸度。
72 受力同軸度(coaxality with load)
由安裝在上下夾頭之間的標準棒或試樣,在受力的狀態(tài)下由引伸儀測出的同軸度。
更多的拉力機、萬能試驗機、拉力試驗機、壓力試驗機、萬能材料試驗機、電子拉力試驗機等儀器資料,盡在廣東越聯(lián)儀器有限公司官方網(wǎng)站http://www.kmusicbox.cn
本文鏈接:http://www.kmusicbox.cn/article/baike/1347584197111.html
- 上一篇:引伸計
- 下一篇:硬度試驗常見術(shù)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