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基本力學性能試驗—拉伸和彎曲試驗報告。
部分內(nèi)容介紹
一、 實驗原理
拉伸實驗原理
拉伸試驗是夾持均勻橫截面樣品兩端,用拉伸力將試樣沿軸向拉伸,一般拉至斷裂為止,通過記錄的力——位移曲線測定材料的基本拉伸力學性能。
彎曲實驗原理
可采用三點彎曲或四點彎曲方式對試樣施加彎曲力,一般直至斷裂,通過實驗結(jié)果測定材料彎曲力學性能。為方便分析,樣品的橫截面一般為圓形或矩形。
二、試樣要求
1、拉伸實驗
對厚、薄板材,一般采用矩形試樣,其寬度根據(jù)產(chǎn)品厚度(通常為0.10-25mm),采用10,12.5,15,20,25和30mm六種比例試樣,盡可能采用lo=5.65(F0)0.5 的短比例試樣。試樣厚度一般應為原軋制厚度,但在特殊情況下也允許采用四面機加工的試樣。通常試樣寬度與厚度之比不大于4:1或8:1,對鋁鎂材則一般可采用較小寬度。對厚度小于0.5mm的薄板(帶),亦可采用定標距試樣。
實驗樣品評定
(1)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者,試驗結(jié)果無效。
a. 試樣斷在機械刻劃的標記上或標距外,造成性能不合格。
b. 操作不當。
c. 試驗記錄有誤或設(shè)備發(fā)生故障影響試驗結(jié)果。
(2) 實驗后試樣出現(xiàn)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縮頸以及顯示出肉眼可見的冶金缺陷(例
如分層、氣泡、夾渣、縮孔等),應在試驗記錄和報告中注明。
2、彎曲實驗
1) 試樣尺寸要求
2) 試樣制備和尺寸測量
矩形橫截面試樣應在跨距的兩端和中間處分別測量其高度和寬度。計算彎曲
彈性模量時,取用三處高度測量值的算術(shù)平均值和三處寬度測量值的算術(shù)平均
值。計算彎曲應力時,取用中間處測量的高度和寬度。對于薄板試樣,高度測量
值超過其平均值2%的試樣不應用于試驗。
3) 實驗樣品評定
(1)彎曲實驗后,按有關(guān)標準規(guī)定檢查試樣彎曲外表面,進行結(jié)果評定。
(2)檢查試樣彎曲外表面,測試規(guī)范進行評定,若無裂紋、裂縫或裂斷,則評
定試樣合格,測試有效。
三.結(jié)果與分析
1.拉伸試驗
2.彎曲試驗
四.誤差分析
本實驗可能存在的誤差有:
1. 夾持試樣時,由于目測不可能使試樣正好處于與夾具垂直的方向,拉應力方向與試樣中軸線方向偏離。
2. 彎曲試驗中,應把試樣放在支座上,使兩端露出部分的長度相等。
3.試樣尺寸人為測量過程可能引入的讀數(shù)誤差,即試樣測量尺寸與實際尺寸的差別,導致理論結(jié)果計算的誤差。
4.試樣本身是否具有代表性,有無缺陷,試樣的形狀,拉伸速率,以及試驗溫度等。
5.所使用力學試驗機的量程。若試樣拉斷時只需要很小的力,而拉力機的最大入口力卻很大,測量的精確性將大大下降。兩者需匹配。
五.思考題
三點彎曲與四點彎曲的區(qū)別?
三點彎曲強度:將試樣放在一定距離的兩支座上,在兩支座中心點上加試驗力,直至折斷時的最大彎曲應力。
四點彎曲強度:將試樣放在一定距離的兩支座上,往兩支座中心左右等距離的兩點上加試驗力,直到折斷時的最大彎曲應力。
由兩種情況下材料的剪力彎矩圖知,三點彎曲時最大彎矩出現(xiàn)在梁的中點,相應的最危險截面也在中間;四點彎曲時,兩個受力點之間梁的每一點彎矩處處相等且最大,考慮到剪力大小,危險截面應分別在兩個受力點處,不在梁中點。 |